服務熱線
0755-88364040
董事長親自領兵,義隆電的百人AI大計
義隆電子為了AI轉型,不僅從上到下,公司同仁的理念和IC整體設計流程都要有很大轉變,為的就是在此波AI新浪潮中,抓住研發新產品的機會。
觸控IC大廠義隆電股價來到近5年新高點,2018年度獲利也可能創5年來新高?;厥琢x隆電24年發展歷程,從1994年公司創立,1997年因為「電子雞」爆紅,并在2001年左右切入觸控IC領域,成為營收主力。在逐漸壯大過程中,兩度「以小搏大」,在與新思(Synaptics)、蘋果的「多指觸控」專利戰中勝訴,奠定義隆電在筆電與手機觸控IC領域地位。
近日義隆電在觸控板IC市占率節節攀升,可望超越對手新思,躍居全球觸控板IC龍頭。除了觸控板IC,在觸控螢幕IC領域,義隆電早就是一方之霸,觸控產品線占義隆電營收來源近7成。義隆電也成為微軟二合一筆電「Surface Go」供應鏈,并且研發全球首顆帶有觸控筆功能的TDDI晶片。在投資人眼中,這是義隆電在觸控領域研發投資的最佳收割時期,不過也在這時,義隆電啟動大轉型計畫。
解除部門高層疑慮,跨部門溝通更順暢。
義隆電未來3年內將投入百人資源,布局涵蓋AI應用產品。義隆電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儀皓在AI部分「兩路并進」,除了在觸控產品線導入AI,也研發智慧交通跨領域產品與3D人臉辨識軟硬體整合方案,并且在內部制造與管理流程也導入AI。
同時,義隆電也以新臺幣3千萬元贊助臺灣人工智慧學校成立。 3千萬元對于年營收上看數十億元的義隆電來說并不多,但其收獲卻超乎葉儀皓預期,臺灣人工智慧學校除了是臺灣AI人才培育重要基地,也成為義隆電AI人才培育重要大本營。
葉儀皓強調,「企業如果要轉型,不是聘用幾個AI工程師就可以做好,而是從上到下,從公司同仁的理念到IC整體設計流程都要有很大轉變?!?/p>
在理念部分,AI技術雖然經由媒體與Google、微軟與IBM等科技大廠吹捧和推展,但對于以IC設計為本業的義隆電部門主管來說,還是對「AI可以做什么?」與「現有產品如何AI化?」充滿疑慮。
「以智慧交通解決方案來說,就需要大量、各種車流的情境數據,還需要標注,這些都非常耗費人力,也讓主管很存疑,為什么要這么做?」葉儀皓說。
因此葉儀皓認為,讓各個部門主管相信AI能產生巨大影響是首要任務。 「主管要去了解,AI可以做什么?哪些AI幫助較大?哪些沒有幫助?」因此他親力親為報名人工智慧學校經理人課程,并要求公司各個部門數十位主管一起上課,「我跟主管們說,『你們若不上課要給我一個正當理由!』,而我16周以來只缺一次課?!谷~儀皓說。
論文不掛帥,AI產品化優先
主管們對AI技術有統一認知后,跨部門溝通也更順暢,執行更容易。 「整個企業是一個團隊,必須協同作戰?!谷~儀皓強調,破除主管自身對于AI效能的疑慮后,部門間也形成良性競爭,「當A部門成功將AI導入產品,B部門主管就會積極尋思『我們部門能怎么做?』」
另一方面。義隆電在管理流程上也導入AI,如專案管理的部分,把過去經驗數據訓練成預測模型,找出哪些人在哪些市場的什么產品,有比較高的成功機會,「不僅是對外的產品,整個公司內部流程與管理執行,都可以用AI預測?!谷~儀皓說。
義隆電在AI產學合作方面也相當成功
義隆電與中研院資訊科學所所長廖弘源團隊共同研發,推出「城市車流解決方案」,在馬路路口設置360度魚眼攝影機,辨識車種與車流,利用云端平臺分析數據,掌握即時車流狀況,讓交通運輸更順暢、更便利。目前已在新竹400個路口裝設魚眼鏡頭,國際的部分還進軍菲律賓,是義隆電重要新產品之一。
葉儀皓認為,「學界不應把學術論文當作主要考量,應該要以AI理論的產品化為優先,而且我對產品的要求很嚴格,要能拿全球第一?!?/p>
義隆電成為觸控IC的一方之霸后,也不會僅駐足觸控,而是在AI新浪潮上抓到新機會。葉儀皓表示,「義隆電在手機平板與電腦觸控領域站上全球第一后,下個成長動能就來自AI?!?/p>
培育AI人才3心法
從理念到流程都改變
由上到下,從公司主管、同仁理念到IC整體設計流程都必須轉變。
雙管齊下AI化
不僅是對外產品,整個內部流程與管理都可以用AI預測。
AI產品化優先
學界以「AI產品化」而非論文發表,為優先的產學合作模式。
義隆電子
董事長兼總經理|葉儀皓
成立|1994年
主要業務|觸控IC、指紋辨識IC、微控制器(MCU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