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(guo)(guo)有哪個(ge)行業(ye)能夠真正(zheng)地把知(zhi)識(shi)產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(shou)里?只(zhi)有鋼鐵。現在,我們能夠自己生產97%的(de)鋼材(cai),只(zhi)有2%~3%的(de)鋼材(cai)質量達不到(dao)國(guo)(guo)際(ji)水平(ping)。但在改革(ge)開放(fang)之前,我國(guo)(guo)鋼材(cai)自給率(lv)只(zhi)有61%。”沈文榮說(shuo),“在很多行業(ye),我們的(de)知(zhi)識(shi)產權和(he)核心技術(shu)仍然較少。
比如汽車行業(ye),我(wo)國自主(zhu)(zhu)知(zhi)(zhi)識產(chan)權(quan)的(de)(de)品牌較(jiao)少(shao),80%~90%都由外國資本控(kong)制。在家電、風力(li)、太陽能等領域,具(ju)有自主(zhu)(zhu)知(zhi)(zhi)識產(chan)權(quan)的(de)(de)企業(ye)也較(jiao)少(shao)。而(er)鋼鐵行業(ye)實現了絕大(da)部分產(chan)品的(de)(de)自給和自主(zhu)(zhu)知(zhi)(zhi)識產(chan)權(quan)的(de)(de)掌(zhang)控(kong),真正能代表我(wo)國工業(ye)水平。
從長期看,鋼鐵工業還是(shi)(shi)中國發(fa)展最好的(de)一個(ge)行業:一是(shi)(shi)知識產(chan)權自己(ji)牢牢掌(zhang)握,二是(shi)(shi)競爭(zheng)力世界第一,三是(shi)(shi)需求(qiu)還將保持較(jiao)高水(shui)平(ping)。
現在,要徹底改變(bian)一些對(dui)鋼鐵的(de)誤解,不能(neng)一說到鋼鐵就是污染的(de)代名詞。日本鋼材有35%~40%依靠出口,韓國(guo)有30%的(de)鋼材出口,而我(wo)國(guo)鋼材的(de)出口占比只有4%~5%。沈(shen)文(wen)榮分(fen)析(xi),中國(guo)的(de)鋼鐵產品遭遇反(fan)傾銷,說明我(wo)們有競(jing)爭力。
業(ye)內普(pu)遍認為,未來5年(nian)~20年(nian),中國的發(fa)展(zhan)還是(shi)離不(bu)開鋼鐵,7億(yi)噸~8億(yi)噸鋼鐵還是(shi)需要的。但是(shi),這并(bing)不(bu)代(dai)表沒有危機降臨,對(dui)此(ci)還要作好(hao)思想準備。鋼材消費(fei)量(liang)可能(neng)先突破8億(yi)噸,然(ran)后回落到7億(yi)噸,甚至接近6億(yi)噸。企業(ye)能(neng)否(fou)生存和發(fa)展(zhan),就要看各自的本領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