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(yi)(yi)段時間,尤其是3月份,鋼材價格出現了一(yi)(yi)定程(cheng)度的(de)上漲。這讓一(yi)(yi)些人(ren)擔心(xin):鋼價的(de)回暖會不會影響去產能(neng)的(de)進程(cheng)?
對此,出(chu)席第(di)九屆中國國際(ji)鋼(gang)鐵大會的工(gong)信部(bu)(bu)副部(bu)(bu)長辛國斌(bin)這樣回(hui)應:
“我們認為當(dang)前市場供(gong)求(qiu)關系并沒有發生(sheng)根本性(xing)(xing)改變(bian),鋼鐵(tie)產(chan)能(neng)嚴重過(guo)剩的(de)情況并未根本改觀,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中央(yang)供(gong)給側結構(gou)性(xing)(xing)改革的(de)結構(gou)部署,把壓減過(guo)剩產(chan)能(neng)的(de)目標和任務落實下去,確保去產(chan)能(neng)任務的(de)順利(li)完成。”
“去產能的(de)目(mu)標任務就是(shi)要用五年時(shi)間,再壓減粗剛產能1億到(dao)1.5億噸,并由中央財政(zheng)籌集(ji)1000億元,用于化解(jie)鋼(gang)鐵煤炭行業退出人員(yuan)的(de)工作(zuo)安(an)置。”
發(fa)達國(guo)家怎樣化解(jie)鋼鐵產能過剩?發(fa)達國(guo)家怎樣化解(jie)鋼鐵產能過剩?
“產(chan)能(neng)過(guo)剩”目前已(yi)經成(cheng)為了(le)全球鋼鐵產(chan)業所面臨的(de)一個普遍問題(ti)。那么,發達國家怎樣(yang)化解鋼鐵產(chan)業產(chan)能(neng)過(guo)剩的(de)問題(ti)?它(ta)們的(de)經驗對于我國又有什么啟示?
1美國(guo):市場(chang)機制調(diao)節、技術(shu)創新
在面對產能(neng)過剩問題(ti)時,美(mei)國主要通過市場機制(zhi)進(jin)行調節,通過企業(ye)破產、重組來消(xiao)化(hua)過剩產能(neng)或淘(tao)汰落(luo)后(hou)產能(neng)。
技術創新在推動美(mei)國產業轉型升級、先進產能(neng)替代落后產能(neng)方面(mian)發揮(hui)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美國(guo)賓夕法尼亞州匹(pi)茲堡市的轉型案(an)例就很典型。
用了(le)近30年的(de)時間,匹茲堡(bao)從一個高污染的(de)“鋼(gang)鐵城”,慢(man)(man)慢(man)(man)轉型為以(yi)醫(yi)藥(yao)、高科技、能(neng)源、教育為支柱產(chan)業的(de)“新匹茲堡(bao)”。
2德(de)國:產業(ye)結構調整
20世紀50年(nian)(nian)代原油、天(tian)然氣的(de)涌入與70年(nian)(nian)代汽車、輪船需求量的(de)銳減,使(shi)德國(guo)大型(xing)鋼鐵(tie)產業集聚區(qu)魯爾區(qu)飽(bao)受產能(neng)過剩(sheng)等(deng)問(wen)題的(de)困擾,多家(jia)企業被迫(po)關門。
經過30多年的(de)經濟轉(zhuan)(zhuan)型,魯(lu)爾區從德國的(de)煤炭及鋼鐵制(zhi)造中(zhong)心逐(zhu)步變為(wei)以傳統工業(ye)為(wei)基礎,高新(xin)技術產(chan)(chan)業(ye)為(wei)龍頭(tou),產(chan)(chan)業(ye)協調發展的(de)多元(yuan)化(hua)綜合經濟區,實(shi)現了產(chan)(chan)業(ye)結構由(you)單一向多元(yuan)化(hua)、從制(zhi)造向服務(wu)的(de)成功(gong)轉(zhuan)(zhuan)型。
3日本:重視員工安置、多元發展(zhan)
日本去產能(neng)的過程早在1970年就開(kai)始了。
新日鐵住金社長近(jin)藤(teng)孝生說:“當時為(wei)了(le)避(bi)免直接解雇(gu)員(yuan)工,新日鐵成(cheng)立了(le)相關的(de)組織,并且配置(zhi)了(le)50名專職人員(yuan),專門負責員(yuan)工安置(zhi)。”
近藤孝生(sheng):“對于特定(ding)的人(ren)(ren)才中介公(gong)司(si),我們出(chu)資(zi)并跟他們開展(zhan)業(ye)務合(he)(he)作。制(zhi)定(ding)終期及年度(du)人(ren)(ren)員合(he)(he)理化計劃,根據過剩人(ren)(ren)員的不同(tong),制(zhi)定(ding)個別的派(pai)遣(qian)(qian)借調計劃。我們采用的借調和轉職的制(zhi)度(du),所(suo)謂的借調就是(shi)派(pai)遣(qian)(qian),把勞(lao)動關系留在我們公(gong)司(si),但是(shi)工資(zi)的差(cha)額(e)由(you)我公(gong)司(si)來進(jin)行補償(chang)。到了一(yi)定(ding)年齡之(zhi)后,把勞(lao)動關系轉到派(pai)遣(qian)(qian)的地方,但是(shi)工資(zi)的差(cha)額(e)繼續由(you)我們來補償(chang)。”
新日鐵同時還通過開拓鋼鐵以外的多元化業務,安(an)置(zhi)員工。
近藤孝(xiao)生:“首先是開拓鋼(gang)鐵以外(wai)的(de)事業,包(bao)括工(gong)程(cheng)技術、化學等等。我(wo)們這(zhe)些業務都是和鋼(gang)鐵有一(yi)定(ding)的(de)關系(xi)的(de)。另外(wai),在9個(ge)鋼(gang)廠(chang)里面,我(wo)們也都成立了事業開發推進(jin)部(bu),活用(yong)鋼(gang)廠(chang)的(de)人才。像設備的(de)維護、機械(xie)加工(gong)與制造、試驗分析(xi)、保(bao)安防災(zai)、花木魚類的(de)養殖等等。”
通過(guo)這些(xie)調整,新日鐵的生(sheng)產效率(lv)和(he)盈利水平都(dou)大幅提升,競爭(zheng)力攀升到(dao)了全球頂(ding)端。
4印度:通過(guo)政策與創新提效率
作(zuo)為新興工業(ye)大(da)國與人(ren)口大(da)國,印度對于鋼(gang)鐵有(you)著很大(da)的需求,因此產業(ye)升級刻不容緩。
為滿足(zu)國內對于鋼鐵的大量需(xu)求,印(yin)度采取(qu)了(le)許多先進技術(shu),這些技術(shu)涵(han)蓋了(le)鋼鐵生產從(cong)原(yuan)材料利(li)用(yong)到鋼材成品,再到工廠廢棄物回收利(li)用(yong)的全生命周期。
比如,金(jin)德(de)爾鋼鐵與電(dian)力有(you)限公(gong)司建(jian)立了煤氣化(hua)工(gong)廠(chang),通過高(gao)新技術將煤轉變為合成氣,提(ti)高(gao)了生產效率(lv)。
同時,政府也出(chu)臺了(le)相關政策(ce)。2013年,印度政府為鋼鐵工業制(zhi)定了(le)“十二五”發展路線,在“十二五”計劃結束后,粗鋼產(chan)量從目前的8000萬噸(dun)提高到1.5億(yi)噸(dun),到2020年再(zai)提高到1.8億(yi)噸(dun)~2億(yi)噸(dun)。
